平潭天长地久:海风中的甜蜜味道

“天长地久”,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,总让人联想到永恒的爱情与美好的时光。它不仅是平潭的一道传统美食,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百姓的深情。

图片

源自戚家军的传奇故事

相传,“天长地久”与明朝名将戚继光和戚家军有关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五月,200多名倭寇侵犯平潭,被戚家军全数歼灭,平潭百姓欢欣鼓舞。为了感谢戚公犒劳将士,百姓便用糖和碾碎的花生做成馅,包在薯粉、地瓜擀制的薄片中,再用油炸而成,供戚家军带走路上食用。这道点心后来逐渐演变为“天长地久”。

这道美食既表达了百姓对戚家军的感恩之情,也寓意倭寇平息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、日子长长久久。

天长地久:平潭的家乡饺子

天长地久是平潭人心中的家乡饺子,也被称作“油羹”,其名源自“饺”与“久”的谐音,寓意着人们对美满生活与长久幸福的向往。因此,在平潭,家有喜事时都少不了这道承载祝福的小吃。

制作方法:将凉透的熟番薯与薯粉掺合舂成粉皮,包入白糖、葱花、花生末等香甜馅料,捏成饺子状,放入油锅中炸至色泽金黄。炸好的天长地久外脆内软,香甜可口,成为了每个平潭人心中无可替代的美食。

图片

外形如饺,工艺独特

“天长地久”的外形酷似饺子,但制作工艺却别具一格。它的外皮由番薯粉和糯米粉混合而成,经过反复揉捏、擀制,变得柔软且富有韧性。

而馅料则是由花生、白糖、芝麻等原料组成,口感香甜浓郁,香气扑鼻。

制作工序:揉、包、蒸或炸

制作“天长地久”需要耐心和细致:

  • 先将番薯粉与糯米粉按比例混合,加入适量清水揉成光滑面团。
  • 将面团分成小份,擀成薄片,包入馅料。
  • 再将包好的成品放入蒸笼中蒸熟,或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。

随时吃时来运转

平潭人对于“天长地久”的热爱,不仅仅在于它的独特味道和历史传承,更在于它方便、快捷的特性。由于制作简单且可以随时食用,平潭人常常将它视为一种“时来运转”的小吃。

在过去贫困的年代,油炸食品并不常见,因为油是相对奢侈的食材。因此,平潭人用最常见的食材——地瓜糯米粉地瓜粉,加上花生芝麻炒熟与糖,再放点葱花,包成饺子形状,炸至金黄,便成为了家常美食。平潭人也常常将这种美味称为“天长地久”,因为它不仅承载着百姓的希望,还寄托着平潭人渴望长久幸福的心愿。

节庆里的“天长地久”,情感的纽带

在平潭,不论是逢年过节,婚丧嫁娶,还是亲友相聚,天长地久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。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交流。

在分享“天长地久”的时刻,人们传递着亲情、友情与爱情,感受着温暖与幸福,也让这份甜蜜的海岛味道在岁月中延续流传。


如果你来到平潭,别忘了尝一尝这份带着海风故事的甜点——天长地久,让这口甜蜜留在你记忆的深处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888-888-888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
平潭心旅(www.pingtan.cn)旨在推广平潭国际旅游岛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。本站非平潭政府或官方平台,完全由个人热爱建设,内容纯粹为公益展示。